,老太太似乎气色比之前还好些。
这个季节的北燕,树还没开始绿,但北燕大学校园里错落有致点缀着常绿的松树,倒是不显凋败。
再次走进那幢家属楼,老太太,蒋云落和蒋云生都在,还有两个没见过的年轻人,看岁数比苏林瑾略小些。
“妈你看,小苏来了。”蒋云落给她使了个“听见什么都别惊讶”的眼色。
金曼匀朝她走过来,拍了拍她手背:“小雪看着不错,饿了吧?跟你妈一起坐下吃饭。”
“妈,说了这是小苏,我学生,不是小雪。”
“瞎说。”老太太很是疼爱地把苏林瑾往自己怀里搂,“待会儿多吃点,姥姥做了你爱吃的排骨。”
蒋云落指了指桌上的一碟排骨。
一顿饭吃得糊里糊涂,吃完,不等金曼匀再留人,蒋云息说还有事把她带走。
“是不是觉得挺奇怪的?”蒋云息叹了口气。
“有点儿。”苏林瑾老老实实说。
今天这顿饭吃得有些莫名。
“我还没说过吧?我妈把你当成我女儿了,小雪她……”她沉默了一会儿,“她去世了。老太太这样,我只能想她不愿意相信吧,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。”
竟然是这样。
“不好意思。”苏林瑾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抱歉,沉默了一会儿,她说,“也许这是阿兹海默的自我保护,她不愿意相信的事,就认为不存在。或者,她只记得以前的事,忘记了眼前。”
“没事。”蒋云息把她带到北燕大学很著名的那个人工湖旁边。
这会儿天气还有些冷,但湖边三三两两的人不少,空气干冽清新。
“聊一下你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想法?我看你写稿速度不错,找选题也比较准,大部分工作应该都能跟下来。但可以提前规划一下,也好准备一些知识储备。比如,干文娱类新闻,跟干经济类的新闻,是不一样的。”
“想过,我想深耕经济这个业务版块。”这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。
因为有上辈子的职业积累,她已经比同龄人多了很多专业领域的积累。
蒋云息点点头:“很好的想法,我们国家未来几十年,经济发展一定是重中之重,会有很多机会。那就在校期间多去隔壁经济系听听课,了解了解时政和发展。”
她拍拍苏林瑾,“今天挺有收获,跟你聊完,我找时间再跟顾昊聊。”
科学大会一直开到月底,苏林瑾在这期间写了三篇报道都顺利发表,顾昊也跟着发了一篇。
等开完会,各地媒体撤场,已经是四月初。
而她回到滇南的时候,春色已染,漫山的杜鹃花打了花苞。
旺仔已经是一只健硕的大狗子,几只瘸腿小鸡成年了,在院子里飞奔驰骋,杀得菜地里的虫子都不敢探头,停在院墙上姿态高调——大概是跟踏雪学的,有些猫里猫气。
元晴种的空心菜长出了一小片,院墙后面埋的竹根也长出了一小片竹子,纤细嫩绿。
元晴还是老样子,姜望却像是瘦了,眼眶有些凹,显得目光更加深沉。
确切地说,从她回联络处开始,他就一直守着看着,没让她出视线范围。
阮令齐留在北燕帮他们修整院子没跟过来,婆婆便没露一手“可怕的厨艺”,晚饭直接从食堂打的饭菜。
吃完饭,她总算空下来,问他:“你怎么不问我这次跟老师出去开会,有什么感觉?”
“报纸上的文章,我看到了,写得很好。”
每一篇稿费都出得很及时,跟着稿费一起的,还有当期的报纸。
姜望舍不得剪,另让联络处去买了同一期报纸把她的文章剪下来贴在了硬壳本上。
姜望的怀抱很舒服,衣领上有淡淡的皂香,胸口宽阔结实,让她觉得很踏实。
“嗯,算你夸得具体。”她软着声说,“我这一路上一直在想,可能以后我们都得习惯对方时不时地要离开去工作,其实挺刺激的,你说是不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