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女知青只有两个新来的要去镇上,男知青里面多了王建国和王爱民。这俩人因为名字相似又是同姓,进进出出都跟兄弟一样。这次是去镇上拿包裹和信,每隔一段时间,知青们都会有几个人去镇上帮忙带信和包裹。
&esp;&esp;因为去多了耽误事,所以基本两个人结伴,东西多有俩人也能帮忙拿。
&esp;&esp;这兄弟俩刚来了一年多点儿,身上那股劲儿还没磨光。现在看着王巧云那个样子,就低着头偷着笑。
&esp;&esp;知青点真的是太枯燥了,多来几个能折腾的,好歹也热闹热闹不是?
&esp;&esp;第9章 供销社
&esp;&esp;牛车晃晃悠悠,天都大亮了才来到镇上。
&esp;&esp;看看表,其实也不过才上午九点多钟。
&esp;&esp;赶车的王大爷笑呵呵道:“两点我在这里等你们,最多等半个小时,过时不候啊。”
&esp;&esp;“三爷爷,有啥让我跟我娘帮你带的不?”大姑娘利落的从车上蹦下来,笑嘻嘻的看着王大爷。
&esp;&esp;他们都姓王,在村里有着亲戚关系。
&esp;&esp;“带啥带,跟你娘好好转转,等过几天三爷爷去喝你的喜酒。”王大爷挥了挥旱烟袋,笑眯眯的赶着牛车走了。
&esp;&esp;镇上有专门存放大牲口的地方,王大爷的大闺女就嫁到了镇上,他赶车从不会在中午就回去,因为要去大闺女那边讨口酒喝,帮着干点儿活儿,再好好的睡个午觉才走。
&esp;&esp;这里说是镇,但一切也都是十分陈旧的。放眼望去大多数都是平房,几个二三层的小楼都十分惹眼。
&esp;&esp;镇上有几个厂子,能在厂里上班那都是非常令人羡慕的。王大爷的女婿就在镇上的机械厂上班,是在仓库看料子的。别看就是个看仓库的,那也是个正式工,一个月能有二十七八块的工资,以及三十斤定额粮食呢。
&esp;&esp;之前就有知青娶了村里的姑娘,然后走后门进了镇上的厂子,再也不用下地干活了。
&esp;&esp;这算是知青里面混的最好的了。
&esp;&esp;镇上的供销社并不大,而且也没有百货大楼之类的,要买东西就只有供销社。
&esp;&esp;临街三间大平房,门窗都刷成绿色的油漆,外面砖墙上用红油漆写了供销社三个字。所有人要买东西都会来这里,油盐酱醋,针头线脑的,供销社里什么都有。
&esp;&esp;白清霖只在电视或者图片上看过这个年代的供销社,如今看见真的了,忙不迭就想往里走。不过袖子被拽了一下,跟着一起下车的婶子冲他直使眼色。
&esp;&esp;“忘了忘了,不好意思。”白清霖连忙跟着婶子走到角落,“您就是要肥皂和火柴是吧?”
&esp;&esp;婶子点头道:“是呢,俺们没票,原本带了鸡蛋想去换点儿,这不是你有票吗,我给你钱,这篓子和鸡蛋也都给你,能不能多给带块肥皂火柴啥的。俺家春妮儿还有十天就成亲了,俺这不是想给她多弄点儿嫁妆嘛。”
&esp;&esp;白清霖看了看篓子里的鸡蛋,差不多能有十五六个。大冬天攒鸡蛋可不容易,估计也是这婶子跟村里换出来的。
&esp;&esp;他看过小说,直到这里的鸡蛋目前是五分钱俩。这些鸡蛋能有个四毛多钱。可别小看这四毛多钱,能换好几斤粗粮呢。若是扯布也能扯挺大一块,做个褂子足够了。
&esp;&esp;“就要肥皂跟火柴是吧?别的还要不?就当我给春妮儿姐添个妆。”白清霖笑眯眯的,他知道在乡下这个地方什么都缺,想要跟农村人打好关系,添妆是绝对不会错的。
&esp;&esp;只要你给点儿象样的,人家一家子都会把你当好人。
&esp;&esp;挺淳朴的。
&esp;&esp;“哎呀,那多不好意思。”婶子脸都笑出褶子了,连旁边的大姑娘春妮都羞红了脸。
&esp;&esp;“那我就看着买了,婶子……嗯,我得跟婶子咋称呼啊?”白清霖问。
&esp;&esp;这婶子大笑道:“你叫俺花婶儿就行了,俺男人姓王,跟村里周木匠家隔着两户。咱家种了不少菜,你们知青点儿平时没啥菜吃就去婶子那里拿。”
&esp;&esp;要不说这东北人能聊呢,一个咱家,俩字就显得特别近乎。
&esp;&esp;“那成,花婶儿,我买的东西比较多,可能得转上一会儿。你们是跟这里等还是等我买了回去给你们拿过去?”
&esp;&esp;“哎呀你这小同志就是敞亮,”花婶儿很是开心,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