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庄宜说,爹爹从小教导她,做人要知恩图报,女子也需心胸宽广眼界开阔。所以庄宜并没有嫌弃黎万身体有疾,只是觉得他洁身自好从未踏足青楼瓦舍,又得朱家人重用,是个能干的值得托付的良人。
&esp;&esp;庄母再三劝说,仍然没有让庄宜打消这个报恩的念头,最后庄父亲手写下了庚帖,定下了这门亲事。
&esp;&esp;成亲后的黎万和庄宜恩爱和睦琴瑟和鸣,黎万也没有纳妾通房,在外更是对庄宜处处维护,直到熙莲的出世。
&esp;&esp;黎万他爹在他们成亲那一年便去了,没能亲眼瞧着孙女出生长大,临走前交代黎万定要给老黎家留个种。
&esp;&esp;就因为这句话,黎万开始处处对熙莲看不顺眼,甚至被庄宜发现他想偷偷抱着熙莲出门去卖掉。
&esp;&esp;被发现后的黎万恼羞成怒,第一次动手打了庄宜。庄宜挨了打,觉得自已才算真正认识这个男人,果真如传言所说阴狠毒辣不留情面。
&esp;&esp;往后的日子里,庄宜活像一只鹌鹑,一见到黎万就缩着头,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了。
&esp;&esp;庄宜日日夜夜看着小小的熙莲长大,终究还是不忍心告诉庄父庄母,毕竟双亲年迈,不想让他们再操心这些肮脏事,想着自已先将女儿抚养长大,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。
&esp;&esp;黎万却尝到了甜头,开始变本加厉,他从来没有露出任何怜惜或者悔恨,每逢在主子那处受了点气,回到家中就开始打。等熙莲会走路时,就开始连着女儿一起打。
&esp;&esp;周围的邻居也劝过,朱府的老庖厨也劝过,可仍旧夜夜听见房子里的哭喊声和打骂声。
&esp;&esp;后来黎万为了控制住庄宜,生怕她把状告到岳父岳母面前,便在朱家替庄宜谋了一份差事,在朱正豪的院子里照顾花草。
&esp;&esp;这方便他时时刻刻盯着庄宜。
&esp;&esp;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老庖厨劝过他几回,黎万想起这多管闲事的老庖厨,便开始克扣熙莲和庄宜吃食,更加变着花样打。
&esp;&esp;庄宜看女儿饿的不成样子,总是深夜偷偷到小厨房去偷吃食,她总是傻傻的全部都塞给熙莲,和她说娘亲已经在厨房吃过了。
&esp;&esp;熙莲年少无知,饿的发昏,三两口就将东西吃完了。
&esp;&esp;庄宜总是护着女儿,所以落在熙莲身上的打算是少的。每次熙莲都眼睁睁看着自已娘亲在眼前昏倒,然后再被爹无情地踹上几脚。
&esp;&esp;最初十年,庄宜忍气吞声。
&esp;&esp;她是来报恩的,抱着无论如何也不能倒打一耙的念头忍受着。直到有一次黎万喝醉了,在院子里将拿着花灯玩耍的熙莲打得头破血流,恰好被屋内到访的庄母瞧见,这才东窗事发。
&esp;&esp;这事闹得很大,把主家招来了,庄母将黎万的恶行统统告知,但老虔婆却只想将这件事压下来,千万不能影响到他们朱家的名声。
&esp;&esp;那时老虔婆坐在院中的花枝木椅上吃着下人剥好的圆肉,冷眼看着庄母知天命的年纪卑微地跪下来磕了几个响头求她评理,抬起头时满脸的血这些卑贱之人的血真是恶心极了。
&esp;&esp;庄宜本是负责照料朱正豪院子里的花草,正好那天朱正豪见院中有两株月季枯了,差小厮到院子里传她过去。
&esp;&esp;却没想到小厮一来一回将事情事无巨细地叫朱正豪知道了。朱正豪倒是挺会收买人心,先是叫了府医过来替熙莲包扎,再是以雷霆手段让黎万低头认了错。
&esp;&esp;但庄母不同意,这样简单的认错能顶何用?她想要庄宜同黎万和离。庄母说男人这德行,认错是无用的,有这一次就有下一次,保不准庄宜和熙莲什么时候就没了命,报恩不是这样报的。
&esp;&esp;朱家主母不想将府里两个奴才的事情闹大,这样会丢了将军府的脸面。好说歹说将庄母劝回了家,并答应给庄家一个交代。
&esp;&esp;庄宜本以为这事有朱家做主,会有一个好的交代,但没想到朱家和稀泥,迟迟拖着不再理会他们,日子又回到了从前的模样。
&esp;&esp;庄母只想让女儿逃出这个地狱,她别无他求。正当庄母想把事情闹大,却没想到,黎万死了。
&esp;&esp;死在朱府后院的井里,捞上来的时候,府医说是喝醉了酒不认路,自已跌进去淹死了。后来那口井就被朱家封了,在院子另一边开了一口新井。
&esp;&esp;庄宜那天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,熙莲却一点儿不想哭。熙莲觉得她爹那人还是死了好,别再让他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