瞪口呆,紧接着便是兵器落地,战旗倾倒的画面。
&esp;&esp;然后又有人哭出声响,悲愤道:“大齐亡了。”
&esp;&esp;又有长枪插地,愤怒吼道:“那我们还打什么?”
&esp;&esp;“姜浩言,你不当人子,高祖打下的江山,你居然拱手让人。”
&esp;&esp;“姜浩言,大齐带甲数十万,你不战而降,你算个什么东西。”
&esp;&esp;“不打了,老子回家种田,姜浩言,老子看你怎么去见近文帝,怎么去见姜家祖宗,你个不要脸的东西。”
&esp;&esp;“高祖啊!你在天有灵开开眼吧!大齐没啦。”
&esp;&esp;…………
&esp;&esp;此起彼伏的骂声在人群中来来回回,你来我往,刀剑落地,丢盔弃甲的声音传来,八万人已经开始骚动。
&esp;&esp;神情略苦的姜浩言冲着中原和尚点点头。
&esp;&esp;一身黑衣的中原和尚双手合什,佛门狮子吼无上之力发声:“静。”
&esp;&esp;洪钟之声压过八万人的骂声,陆地神仙的威势尽显无余,骚动的人群被中原所震慑,陡然安静。
&esp;&esp;被自家子民当面辱骂的皇帝,姜浩言也算千古第一人,稍稍平复心中的苦闷,姜浩言苦笑道:“诸位骂的没错,不止是诸位,整个大齐想来也是这般骂朕,就是整个天下都在取笑朕是个儿皇帝。”
&esp;&esp;苦笑化为叹息,姜浩言又道:“朕不怕,朕不怕你们骂,也不怕天下人骂。”
&esp;&esp;叹息化为质问:“谁去过南楚,谁见过陈友谅徐飞将,你们之中有谁敢拍下胸脯向朕保证,能明刀明枪的干过十万重戟?”
&esp;&esp;静默的人群听到徐飞将的名字,手不自觉的一抖,再听到十万重戟,胸中八分悲愤化为十分苦涩,没了争锋之心。
&esp;&esp;扛纛大将朱温性如烈火,除开杨象升谁也不能让他温柔相对,朱温双拳作响,怒道:“就算打不过,大不了就是一死,大齐兵马不会如你一般贪生怕死,苟且偷生。姜浩言,你不配姓姜,也不配做大齐皇帝。你这个猪狗…………”
&esp;&esp;“朱温。”杨象升的怒喝恰到好处的打断爱将的话,不让他再说下去。
&esp;&esp;“朕知道你们不怕死,朕也相信你们不怕死,朕也不怕你们死,可朕怕你们死的不值。”泪花涌动,这样的大齐将士让姜浩言感动,深情道:“朕怕你们死去之后没有功勋留在功劳簿上,反而成为重戟功成名就的踏脚石,朕怕你们死后家中亲人无人赡养,流落街头。你们是大齐的脊梁,你们一死大齐才真的亡了。”
&esp;&esp;“今日姜浩言做个儿皇帝,大齐的将士可以不用和重戟决一死战,只要你们还活着,朕的名声算什么?只要你们还活着,大齐就有翻身的机会。
&esp;&esp;朕不怕你们死,大齐也不怕你们死,可朕希望你们死有所值,不是为意气而死,不是为姜浩言的名声而死。而是为大齐定鼎中原,是为屠杀十万重戟而死,到时候你们想死朕亲自为你们送行。”
&esp;&esp;杨象升不是蠢人,已然明白姜浩言的打算,心有愧疚的跪倒在地,颤声道:“陛下。”
&esp;&esp;姜浩言看向杨象升,朗声道:“大将军杨象升,早年被人骂声儿将军。二十六年前,东金突袭幽州,杨将军钩镰枪一步当两骑,本人亦是负伤多处,从此再无儿将军一说。杨将军,天寒之时膝盖可还会痛?”
&esp;&esp;当年一战姜浩言都还没出生,杨象升诧异道:“陛下怎知?”
&esp;&esp;姜浩言大笑道:“大齐的功劳簿可不会忘记杨将军的功劳。”
&esp;&esp;接着转向黑压压的人群高声道:“大齐的功劳簿不会忘记他杨象升的功,自然也不会忘记诸位的功绩。可大齐要是不在,就算你们为大齐砍下一万颗脑袋,又有谁会记得你们的功绩?
&esp;&esp;若是你们觉得丢人,今天朕就可以下令,让你们跨过长江去和陈友谅的重戟决一死战。到时候一败涂地连带大齐亡国,你们在九泉之下可不要抱怨姜家无人记得你们的功勋。
&esp;&esp;诸位,大齐在,功勋就在,大齐不在,死也是白死。名声朕可以不要,但你们不能死的不值。谁要是还要骂朕,现在就可以骂,朕不会定你的罪,但骂完之后,就给朕好好活着,朕要你们为朕洗刷儿皇帝之辱。”
&esp;&esp;微风乍起,姜浩言的话随着风传开,八万人马跪地,神情激动却无声。
&esp;&esp;不知是谁振臂一呼:“钩镰军愿为陛下雪耻。”
&esp;&esp;钩镰军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