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二百三十八章 地毯草闻名(1 / 2)

&esp;&esp;负责地毯草工作的四个员工之间,建了一个聊天群,林曾也在其中。既能汇报情况,也能了解彼此动态。

&esp;&esp;四人之中,情况最好的是刘珊珊,最最无厘头的是张元杰,天天陪着老人家跳舞也是醉了。最安静的是易思梦,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,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。而处境最糟糕的,就是蹲守在路边吃灰的白启明。

&esp;&esp;白启明搬了一个折叠小板凳坐在路边安全区域,目光呆滞第看着马路上的地毯草,被一辆又一辆重型卡车,挖掘机,起重机,甚至还有水泥搅拌机轧过来,碾过去。

&esp;&esp;再刷刷手机,看广昌购物中心大门处热热闹闹行人穿行,看湖泊公园草地上翩翩起舞大妈大爷们,再不济那个冷淡女生易思梦的负责的麦叔叔家的汉堡快餐店里,也有小娃儿成天打滚。

&esp;&esp;只有自己,有劲也没处使。

&esp;&esp;总不能对着一辆辆钢铁巨兽般的大卡车,宣扬地毯草的特性吧?

&esp;&esp;至于路人,我擦,除了他这样卖身老板,以老板为衣食父母,把老板的话当成圣旨的小打工仔,谁会吃太饱跑到这里弄得灰头土脸。

&esp;&esp;白启明觉得,这次的活动项目,他铁定要垫底了。

&esp;&esp;就连跑来采访的《清河日报》记者,也满脸同情地看着他,脑补出一段和老板之间不得不说的恩怨情仇。然后语重心长地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得罪了老板,想想月中的工资,怎么说都要熬得。”

&esp;&esp;他们四个人,除了负责宣传推广,还有地毯草维护工作。

&esp;&esp;比较辛苦的是两个男生。因为地毯草处在户外,没有保安,在地毯草巩固在路面上的三天时间,需要有人看守。他们两人都要临时请一个人,轮流值班。

&esp;&esp;每次人少的时候,他们都要拿着手持式吸尘器,清理地毯草上的灰尘。

&esp;&esp;清洁工作量,工作时间最苦逼的还是白启明。由于白天马路上车流量惊人,他必须在晚上没有车辆行驶的时候,穿着反光的荧光衣,胆战心惊地在路上开始维护。

&esp;&esp;这算不算为了工作,拼上命了?

&esp;&esp;白启明总算是体会到扫马路的大叔大婶的不容易了,那是拿生命在养家糊口啊!如果一不小心碰上个酒驾,或者八十码……算了,不想了。

&esp;&esp;不过好在第一次夜间工作后,白启明战战兢兢地将情况反映给老板林曾。这位年轻的头儿,很通情达理地让他安全第一,不要去马路折腾。

&esp;&esp;后来,白启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完全被土尘覆盖住的青草,彻底对自己的成绩绝望。

&esp;&esp;——

&esp;&esp;——

&esp;&esp;四名员工为老板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忙碌,但他们并非活动的主角。

&esp;&esp;真正的主角,是地毯草。

&esp;&esp;不到三天的时间,地毯草就以其娇嫩轻柔的外表,压扁又能在几个小时里迅速恢复毛茸茸模样的坚韧,征服了许多市民的心。

&esp;&esp;尤其是女性,分外喜爱这种毛绒毛绒的草地。

&esp;&esp;他们毫不吝啬地表达喜爱之情。

&esp;&esp;《清河日报》的主编刘远高度重视这次异度绿化公司的活动,他将这个事件,当成对《海西快报》主编梁天凤有力回击。

&esp;&esp;连续三日,都对活动进行报道。甚至亲自操笔,写下一篇反对新闻记者无端猜测,遵守职业道德的文章。

&esp;&esp;用事实说话,在充斥着无数虚假信息的时代,确实更得人心。

&esp;&esp;许多读者的观念,随着清河日报的报道,甚至亲眼碰触抚摸地毯草,而发生了强烈的转变。

&esp;&esp;“确实和普通的草坪截然不同,看来海西快报根本没有见过实物,自己胡猜乱写的。”

&esp;&esp;“再观察一个月看看,如果按照这么踩踏,一个月还能好好长着,我决定也要往我家后花园铺一块,给小孩打滚玩。多自在多逍遥!”

&esp;&esp;“是呀,每平方米价格两百元,说起来也不贵。”

&esp;&esp;“清一小校长的决策很好,如果我孩子的学校铺满这种青草,肯定比不知道什么面料的地面更安全放心。”

&esp;&esp;“对呀,宁可多花点钱,天然植物虽然价格昂贵,总比前阵子清实小的塑胶毒跑道好多了。”

&esp;&esp;“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