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93章 郈邑杀人事件(2 / 3)

司寇,还望小司寇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,外臣感激不尽!”

&esp;&esp;赵无恤盯着那侍卫在老者身边的数朵暗淡火光,弩兵的材士方才前来告之,射程不足,又被盾牌遮掩得严严实实,无法将其一举击杀。

&esp;&esp;于是他只能一边思索对策一边说道:“第一次途经郈邑就遇到了这种事,我实在是有些始料未及。我现在只问一句,老邑宰真死了么?”

&esp;&esp;驷赤笑道:“他冥顽不灵,还出言唾骂家主,现如今已经伏诛了……”

&esp;&esp;其实驷赤从被叔孙州仇派来郈邑当无权无势的工正开始,暗杀公若藐的计划便开始筹划了,他拉拢了控制兵权的侯犯,交好了邑内各大小势力,正准备在夹谷之会后发难,却听到赵无恤拜访郈邑的消息,这让他们不得不将计划推迟。

&esp;&esp;赵无恤之名响彻齐鲁,连阳虎、齐侯这样的人物都败于其手,试问谁能不惧这位少年英雄?

&esp;&esp;随后几天,驷赤一直在装病观察居局势,猜测赵无恤来郈邑的目的,结果还真被他猜测得八九不离十:赵无恤的打算是通过公若控制郈邑,进而让叔孙氏永远失去这里!

&esp;&esp;不能再等了,驷赤决定立刻动手,但这却将他的同谋侯犯吓坏了,马正侯犯对赵无恤的骑兵有所效仿,对他本人更是敬若神明,差点就吓得放弃计划,准备缩头继续装公若的好养子了。

&esp;&esp;最后在驷赤的劝说和利诱下。侯犯才稍微稳定心神,咬了咬牙决定提前实施。但他却不敢接受驷赤的第二个建议:将赵无恤骗到宴飨上,一同挟持。

&esp;&esp;侯犯严词拒绝,驷赤只能作罢。在公若死后,城内大局已定,唯独南门被赵无恤突袭得手,他心中暗骂道:“侯犯竖子不足与之谋,若是能一并将赵无恤在宴飨上挟持。吾等今日便可以立下全功,同时为叔孙氏、三桓乃至于鲁国除去一个心腹大患!”

&esp;&esp;但此时此刻,驷赤已不敢贸然发动反攻,他担心损失太大,又怕倘若不能俘获赵无恤,攻击小司寇的举动会引发鲁国的动乱:要知道叔孙氏现在的实力可是连西鲁都打不过的。

&esp;&esp;驷赤心里掂量着双方的力量对比,赵兵虽然号称勇锐,但毕竟不如本地人熟悉环境,如今已经呈现隐隐包围之势,他只能转而希望能通过人多势众的压力将赵无恤逼出郈邑去。

&esp;&esp;若是赵无恤拖着不走。他也不怕,到时候叔孙氏接收郈邑的兵卒抵达,局面会更不利。倘若闹到鲁城朝堂,赵无恤打叔孙氏主邑的主意,必然理亏。

&esp;&esp;结果赵无恤沉吟片刻后却说道:“你的意思是,是大司马让汝等杀死公若的,是这样么?”

&esp;&esp;驷赤以为赵无恤这是要退让,便仰着头回答道:“然也,的确是主君的命令。”

&esp;&esp;“可有手书作为凭证?”

&esp;&esp;鲁国君臣的制度意识较弱,这种在暗室里密谋。你知我知的阴谋,怎么可能有手书?

&esp;&esp;所以驷赤的不知道赵无恤葫芦里卖着什么药,便回答道:“无有,只是口述。”

&esp;&esp;赵无恤紧逼不放:“只有口述?那你与大司马当时是怎么对答的。且一一道来!”

&esp;&esp;驷赤有种奇怪的感觉,他仿佛成了案堂上的要犯,正被士师言辞拷问罪行,于是便皱着眉说道:“此乃叔孙氏家事,我为何要告知小司寇……”

&esp;&esp;他话音未落,却被门楼上赵无恤哈哈大笑的声音打断了:“你还知道我的官职?不用法者。国用常刑,我身为鲁国的小司寇,在案发之地,有驻留调查、审理议罪之权,怎么,连问一问你也不行!?”

&esp;&esp;“案件?审理?”驷赤一下子便懵了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细细回想,驷赤心里顿时一个激灵:没错,制定律法、审案、议罪、定罪,这不就是小司寇的职责么?但随着鲁国礼乐崩坏,有法也无人遵守。所以这些东西仅仅存在书面上,对三桓及其家臣早就没有约束了。

&esp;&esp;但谁也没规定这种权力撤消了啊!

&esp;&esp;所以赵无恤占据郈邑南门不走的理由,一下子变得合礼合法起来了。

&esp;&esp;我是法官,这里出了案件,要留下审案啊!还能定你们的罪呢!

&esp;&esp;驷赤在哪儿纠结不已,作为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,一向只有他算计别人的时候,却少见他被别人算计的时候,今天算是撞到克星了。

&esp;&esp;正思索对策间,却听到赵无恤又在大声质问:“休要沉默,速速将你与大司马的对话一一道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