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47章 兵不厌诈(2 / 3)

可让轻骑士牺牲隐蔽突袭,换回的结果是值得的,而且,对方似乎已经被成功地激怒了。

&esp;&esp;他朝一旁面色犹豫的赵广德说道:“堂弟莫不是在想,交战不是应该不鼓不成列么?为何会用此诈术。”

&esp;&esp;赵广德点头,赵无恤这不讲章法的指挥和诡计,和他从军法上学的可不一样,不由得目瞪口呆。

&esp;&esp;赵无恤指着对面道:“彼辈能夜袭成乡,能勾结齐国刺杀乐伯,早已抛弃了司马法中的礼节,我又何必与他们讲什么规矩?这就叫兵不厌诈!”

&esp;&esp;兵不厌诈,没错,这就是赵无恤的优势,也是这时代新的战争模式。

&esp;&esp;他身穿黑色的髹(xiu)漆皮甲,挥动旗帜:“二三子,击鼓,前行!”

&esp;&esp;赵兵阵列鼓声隆隆响起,四百人迈步前进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范氏之兵一共有五百人在阵中,其中披甲的不超过一百,对面的轻骑士射出的箭矢力道不大,只造成了数人死伤。但却引发了范兵右侧阵列的骚动和惊惧,所幸他们大多是有过数次征伐经历的老卒,所以在军吏吆喝下,好不容易才稳住了阵脚,在追敌未果后。便被经验老道的旅帅召回。

&esp;&esp;倒是范嘉自觉吃了亏,派去商谈的那辆戎车上三人全部被杀。直接被敌人缴获回阵,他气得哇哇大叫。直骂赵无恤不讲规矩。然而无论是步卒还是战车,都追不上轻骑士,只能望着他们扬长而去。

&esp;&esp;旅帅连忙劝道:“君子勿忧,且看他们的阵法。对方的统帅定然是个不知兵的,他竟然将十乘戎车安置在了右翼,而不是排列在前。”

&esp;&esp;范嘉顺着旅帅的手指望去,却见赵兵的步卒排成了一个大横阵,步卒在中央,戎车集中在右翼。而完成骚扰后返回的轻骑士则在左翼。

&esp;&esp;这时代中原地区的野战模式,依然是贵族游戏的遗存,当然不是后世想象中的武将单挑,但也常常依靠战车的对决分出胜负。正所谓“车错毂兮短兵接,矢交坠兮士争先”,一般来说,都会将战车排列在正面,和对面战车进行错毂交锋,徒卒则“车驰卒奔”。在后面跟着,打打顺风仗。

&esp;&esp;一般来说,一方的战车若是败了,后边徒卒的士气也会降到冰点。战斗到此终结。

&esp;&esp;所以在范氏旅帅和范嘉看来,赵无恤这种行为,就好比把手绑到了背后。却将柔软的腹部摆在敌人正面一样。

&esp;&esp;“君子再看,那些排列在前的。都是些什么人。”

&esp;&esp;赵兵打头的,是三列身无寸甲的轻装徒卒。共计两百人,且无人手持戈矛,而是抱着像弓一样的东西,站得很是分散。他们身后,是持盾和短剑的乐氏甲兵,再之后,才是竖起稀疏戈矛,架起了小鼓的指挥车则被甲士环绕,在后押阵。

&esp;&esp;看着对面的架势,范嘉哑然失笑:“平地之上,百步以内才进射程,开弓不过二到四矢,最多对吾等造成数十死伤,将弓手放在最前排,还在不断朝吾等靠近,这不是取死之道么?”

&esp;&esp;对赵氏在南阳之地兵力极其熟悉的范氏旅帅说,那多出来的两百徒卒,其实是温县的县卒。

&esp;&esp;“温县县卒?”范嘉闻言更是哈哈大笑,心里那点顾虑也消失殆尽了。

&esp;&esp;对曾在成乡一战里对范、中行之卒造成巨大杀伤的成乡赵兵,范嘉极其警惕,而乐氏之兵在二十年前的华向之乱里打出了名声,也不容小觑。

&esp;&esp;但温县县卒,那是什么东西?

&esp;&esp;后世有句话叫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,温县的情况便是如此。赵罗胆怯,在这个注重贵族荣誉的时代,还曾经弃军而逃,他手下的兵卒战斗力可想而知。

&esp;&esp;“赵无恤这是在寻死啊!”他一时间洋洋得意起来。

&esp;&esp;旅帅点了点头,看着已经逼近到半里左右的两阵,请命道:“请君子让戎车以雁行阵冲锋,而徒卒紧随其后。”

&esp;&esp;敌人的前后行阵尚未布定,陷之;敌人阵势不稳,士兵在前后相互观望,陷之;敌人前进则犹疑不定,后退时恐惧害怕,陷之!

&esp;&esp;他可以肯定,己方只需要让三十辆战车一冲,那些温县县卒就会全军崩溃,顺便把赵兵、乐兵的阵列扰乱,到那时候,己方就可以获得一场完胜!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温犁是负责十辆温县戎车的卒长,对赵氏君子“兵不厌诈”之举,他倒是不排斥。温县县卒出了名的胆小惧战,用这种投机的方法获胜,倒是挺合他们的口味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